从订单中看2024年中国经济新动能
来源:友耀集团
发布时间 | 2024-01-30
2023 年,中国多家上市公司签署了一系列亿元级订单,这些订单涵盖了算力、光伏、军工、半导体等多个领域,为 2024 年全年高质量发展注入活力和信心。
1 月 3 日,锦鸡股份全资子公司签订 9.22 亿元 AI 能力中心算力服务资源运营合同;奥特维与天合光能签订 2.1 亿元划焊一体机销售合同;华强科技签署 1.4 亿元特种防护领域业务销售合同;1 月 2 日,国科军工子公司签署 3.16 亿元某型号主用弹药 2024 年年度订货合同;1 月 1 日,振芯科技透露子公司签署 1.12 亿元北斗设备销售合同……
从算力到光伏,从军工到半导体,从国企到民企,从国内到国外,一份份合同签下的是约定和承诺,传递出的则是细分产业的长期向好,以及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确定性。
百亿级基建大单频现稳增长
记者注意到,大型基建项目占据了百亿级订单的主要份额,而国资央企控股的上市公司则是百亿级“大单”的主力军,其中不乏中国电建、东湖高新、中国铁建、粤水电、四川路桥等公司的身影。
中国电建 2023 年 10 月披露,公司下属子公司中电建南方建投作为联合体牵头人,以 137.07 亿元中标深圳市城市轨道交通 15 号线 15101 标施工总承包工程,施工总工期约为 1818 日历天。紧接着,中国电建作为联合体牵头单位,与多家下属子公司组成联合体中标了重庆市建设工程项目,中标金额为 175.76 亿元。
同月,粤水电公告称,公司与控股股东、下属子公司组成联合体,以 283.36 亿元的投资金额中选新建铁路深圳至南宁高铁珠三角枢纽机场至省界段征集社会投资人项目,总工期暂定为 4 年。“本次投资是为进一步提升公司轨道交通工程建筑施工实力,做强做大工程建筑施工板块业务规模,提升经营业绩水平。”粤水电表示。
东湖高新也为未来公司经营发展锁定了百亿级的大单。公司 2023 年 12 月透露,其全资子公司湖北路桥作为联合体成员方,以 204 亿元、116 亿元的项目总投资金额,中标英山至黄梅高速公路、沪渝高速公路黄梅至黄石段改扩建工程投资人 YHHHTZ-1 标段,以及 G4223 武汉至重庆高速公路荆门至宜昌段,计划工期分别为 1440 日历天、1095 日历天。
此外,四川路桥全资子公司四川交建集团以 157.40 亿元中标 G5 京昆高速汉中至广元段(四川境)扩容工程项目,总工期为 48 个月。安徽建工作为牵头人与下属子公司以 191.54 亿元总投资额中标多个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建设期 1 年至 3 年不等。
国际订单彰显中国企业实力
受益于海外市场需求提升,不少上市公司国际订单数量持续增长。中国企业加快“走出去”服务国际市场,进一步彰显了中国企业的综合实力。
近日,精工钢构“报喜”,公司成功中标菲律宾 BDO Corporate Center Makati 项目之钢结构专业承包业务,中标金额达 15.51 亿元,工期为 28 个月。“这是公司迄今为止承接的单体金额最大的钢结构专业分包订单,中标金额约占公司最近一期经审计营业收入的 10%。”精工钢构表示。
同样,中材国际披露的签署经营合同的公告显示,其全资子公司中材建设与 Holcim 比利时公司签订了《比利时新建熟料生产线项目总承包合同》,合同金额为 2.18 亿欧元,自合同签署日开始计算工期,不超过 164 周生产第一批熟料,不超过 202 周完成临时验收。
“全球水泥产业不均衡发展。部分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速较快,基建水平不高,水泥需求旺盛,水泥行业仍然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在欧洲市场,受脱碳政策影响,绿色低碳改造需求持续释放,都将为公司发展带来新的机遇。”中材国际表示。
中国化学 2023 年四季度斩获的订单为公司未来两年发展积蓄了动能。公司 2023 年 10 月公告称,全资子公司中国化学工程第七建设有限公司以 650.50 亿元签署了俄罗斯波罗的海天然气制甲醇化工综合体项目工程总承包合同,总工期为 48 个月。
据悉,该项目是公司继 2019 年成功签订 943 亿元俄罗斯波罗的海化工综合体项目 FEED+EPC 总承包合同后,中国化学在海外签订的第二大合同额项目。
光伏及半导体订单传递产业活力
从细分行业看,光伏、半导体两大热门行业上市公司在手订单饱满,项目投资金额可观,折射出 2024 年的产业发展活力。
记者注意到,大全能源等龙头企业正在加速项目落地,通过扩大产能抢占市场份额。公司 2023 年 12 月斩获 150 亿元硅基新材料大单,该项目计划分两期建设,其中一期计划投资 75 亿元,建设年产 5 万吨多晶硅及配套 15 万吨工业硅、120 万支圆硅芯项目;二期计划投资 75 亿元,建设年产 5 万吨多晶硅及配套 15 万吨工业硅、100 万支圆硅芯项目。
“该项目将扩充高纯多晶硅的生产能力,带动产品产量提高,进一步巩固和扩大公司高纯多晶硅业务的市场份额。”大全能源表示。此前,公司在互动平台上表示,拟在 2024 年底前实现高纯硅料总产能 27 万吨/年,从而更好地为全球光伏市场的发展做出贡献。
大全能源副董事长徐翔在 2023 年 12 月 20 日召开的 2023 年度投资者交流会上表示,硅料行业 2024 年或者 2025 年就能走出“低谷”,未来硅料行业一定是质量加成本的竞争,而大全能源在成本上有明显优势。